以下內容由機器翻譯從中文翻譯版翻譯而來,未經後製編輯。
第五屆「TalkingChina翻譯節」落幕。本屆翻譯節延續往屆傳統,選出「TalkingChina好譯者」榮譽稱號。今年的評選以譯者與TalkingChina的合作量(訂單量/筆數)以及PM回饋為依據,從過去一年合作過的非英語譯者中評選出20位得獎者。
這20名譯員涵蓋了日語、阿拉伯語、德語、法語、韓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意大利語等多個常見小語種,這些譯員不僅承接的訂單數量最多,而且在項目經理眼中,他們的響應速度、溝通配合、專業素質等綜合素質都非常優秀,所負責的翻譯項目多次贏得客戶的好評和信賴。
在翻譯培訓機構或翻譯專業學校的行業交流講座上,我經常被問到:“從事翻譯工作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是否需要CATTI證書?唐能翻譯公司是如何選拔譯員的?他們能否通過考試?翻譯稿件數量能否保證?”
對於資源部,在招募過程中,我們透過學歷、專業等基礎資格進行了初步篩選,並透過翻譯能力測試進行了二次有效篩選。專案經理在任命譯員執行實際翻譯專案時,「優秀譯員」最終會得到快速累積和重複使用。他們究竟有哪些優秀特質,能夠贏得PM專案經理的青睞?
這裡先不談“翻譯得有多好”,我們簡單來看看一線翻譯PM們對日常翻譯的普遍看法。
1.專業穩定的品質:
QA能力:有些譯者會在交付前親自做QA檢查,以減少後續校對環節的錯誤,盡量提高第一個翻譯版本的品質分數;相較之下,有些校對譯員甚至連譯文的低錯誤率都沒有。
透明度:無論出於何種考慮,優秀的譯員即使自己使用機器翻譯的翻譯方法,也會在交付前進行深入的現場評估 (PE),以保持自身的翻譯水準。對於專案經理 (PM) 而言,無論譯員使用何種翻譯方法,無論翻譯速度快慢,交付的品質始終是不可動搖的。
查詞能力:我們會根據客戶專屬的TB詞彙表,找出行業前沿術語並進行翻譯。
參考能力:客戶提供的參考資料會依照要求進行文體風格參考,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翻譯,交付時對PM隻字不提。
2. 溝通有效性強:
精簡翻譯需求:先確認PM專案經理訂單任務,明確翻譯需求後再開始翻譯;
清晰的註釋:如果對原文有疑問,或者對翻譯不確定,會主動直接和PM溝通,或者透過添加清晰流暢的註釋進行溝通,註釋會說明問題是什麼,譯員的個人建議是什麼,客戶需要確認什麼等等;
“客觀”對待“主觀”:對於客戶提出的修改建議,盡量做到“客觀”,從討論的角度進行回應,既不是盲目否定客戶的任何建議,也不是一概而論地接受所有建議;
3. 較強的時間管理能力
及時回應:各種即時通訊軟體把人們的時間碎片化了,PM不會像服務客戶那樣要求譯員在5-10分鐘內快速回應,但優秀的譯員通常會做到:
1)在即時通訊的簽章區或郵件的自動回覆中:廣爾告知你近期的日程安排,例如是否可以接加急稿件,是否可以接大稿件。這需要譯者及時更新,並配上「謝謝您的辛勤付出,祝您PM愉快」「敬業精神」等字樣;
2)根據您的日常作息時間(國內夜鶯百靈鳥型譯員,或海外有時差的譯員)和偏好的溝通方式(如即時通訊軟體/郵件/TMS系統/電話)與PM約定每天對外溝通的時間段,以及針對不同任務類型(接收新任務/翻譯修改或問題討論/翻譯交付等)的有效溝通方式。
準時交貨:要有時間觀念:如果預計交貨會晚,要盡快主動告知PM會晚到什麼時間;除非有不可控的因素,否則不會「研究」;不會採取「鴕鳥式」的因應方式來逃避回答;
4. 學習能力強
學習新技能:身為專業譯者,CAT、QA軟體、AI翻譯技術都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利器,趨勢無法阻擋。優秀的譯者會主動學習,提升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專注於翻譯,同時兼具多才多藝;
向客戶學習:譯員永遠不可能比客戶更了解自己的產業和產品。為了服務一個長期客戶,專案經理和譯員需要同時學習和了解客戶;
向同儕或前輩學習:例如第一次翻譯的譯員會主動找PM審閱版本,進行研究討論。
優秀的譯者不僅需要自身成長,更需要翻譯公司裡的專業人士發掘。他會在專案執行的過程中,從青澀走向成熟,從一名普通的入門級譯員,成長為一名值得信賴、擁有高水平專業素養和紮實穩定專業水準的譯員。這些優秀譯員的素質與唐語「專業做事、誠信待人、解決問題、創造價值」的價值觀相契合,為唐語WDTP的品質保障體系奠定了「人力資源保障」的基礎。
發佈時間:2023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