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8日晚,《人人都會用的翻譯技術》新書發布會暨語言模型賦能翻譯教育沙龍成功舉辦,唐能翻譯公司總經理蘇洋女士受邀擔任活動主持人,拉開了這場行業盛會的序幕。
本次活動由智慧財產權出版社、深圳市雲譯科技有限公司、口譯技術研究社共同舉辦,吸引了近4,000位高校師生及產業從業人員參與,共同探討生成式人工智慧浪潮下翻譯生態的變革與教育創新路徑。活動開始,蘇楊老師簡要介紹了本次活動的背景。她指出,大模型技術的發展正在深刻影響翻譯生態,並對從業者如何應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個時間點,王華書老師的著作顯得特別及時且恰當。利用這本新書出版的契機,進一步探討新科技帶來的機會與挑戰,是非常必要且寶貴的。

在主題分享環節,雲譯科技董事長丁立作了題為「大語言模式對翻譯產業的影響」的專題演講。她強調,大語言模型為翻譯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會和挑戰,翻譯產業應積極探索其在實踐中的應用,並提升翻譯效率和品質。北京外國語大學翻譯學院副院長李長拴教授透過案例分析闡述了人工智慧翻譯在處理原文瑕疵方面的局限性,強調了批判性思考對於人類譯者的重要性。
當晚發布的新書主角,《人人都會用的翻譯技術》一書的作者、翻譯技術專家、北京外國語大學翻譯學院教授王華樹教授,從重塑技術與人類溝通邊界的角度介紹了新書的理念框架,並分析了技術發展和技術泛在性的本質問題,強調了“Human in the loop”的人機協作模式。本書不僅系統性地探討了人工智慧與翻譯的融合,也揭示了新時代語言和翻譯工作面臨的新機會與挑戰。本書涵蓋桌面搜尋、網頁搜尋、智慧資料收集、文件處理、語料庫處理等多個領域,並融入了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慧工具,是一本極具前瞻性和實用性的翻譯技術指南。 《人人都會用的翻譯技術》的出版,是王華樹教授科普翻譯技術的重要嘗試。他希望透過這本書打破科技壁壘,讓翻譯技術走進每個人的生活。
在科技無所不在的時代(王教授提出了「泛在科技」的概念),科技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環境和基礎設施的一部分。每個人都可以使用技術,每個人都必須學習技術。問題是,學習哪種技術?如何才能更輕鬆學習?本書將為所有語言行業的從業者和學習者提供解決方案。

唐語翻譯對翻譯技術和產業變革有著深刻的理解,我們深知大語言模型等新技術為翻譯產業帶來的巨大機會。唐文翻譯積極運用先進的翻譯技術工具與平台(包括AI同聲傳譯技術)提升翻譯生產力與品質;另一方面,我們堅持創意翻譯、寫作等高附加價值服務。同時,我們將深耕唐語翻譯擅長的專業垂直領域,鞏固小語種翻譯能力,為中國出海企業提供更多更好的多語言服務。此外,我們積極參與語言服務產業由科技催生的新型服務業態,如語言諮詢、語言資料服務、國際傳播等,為出海服務創造新的價值點。
今年年初,TalkingChina也與大量翻譯工作者進行了溝通,許多翻譯工作者主動表示,與其焦慮被取代,不如用好AI、管理好AI、優化好AI,踢好“門檻”,走好最後一公里,做點石成金的人,做為AI翻譯注入專業靈魂的擺渡人。
我們深信,新時代的翻譯產業只有科技與人文的結合,才能實現永續發展。未來,唐可譯將繼續探索新技術在翻譯實踐中的應用,推動產業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為翻譯產業的高品質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發佈時間:2025年3月12日